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回复: 0

投资经理的独白-比特儿交易平台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进阶之路|感受(1)首先,本文只是如实记述了作者六年多来在债券投资和交易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成长过程。虽然自我评价增长的挺快,但是和大佬们的水平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绝对不敢教别人怎么教别人怎么做事。之所以这么写,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我这几年的债券投资和交易生涯做一个系统的思考总结。虽然平时可能会有月度、季度、年度的思考总结,但是不够系统和周到;其次,如果自己的教训和走的弯路能给新人提供一些启发,那就太好了。
三个转变与投资能力的提升。
在市场中,我们其实每天都在成长,每一次投资能力或认知的逐步突破,其实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笔者总结到现在,经历了三次个人投资瓶颈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都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投资认知的转变。限于篇幅,笔者将分三次详细讲述心路历程。本文主要描述了个人投资能力第一次跨越式提升的过程。
突破第一次投资时的瓶颈,了解债券投资赚什么钱。我认为这对于债券投资交易非常重要。
我们每一个持仓进入投资领域的人,都算是幸运的。当我们进入投资的海洋,在一些有限的约束下,我们几乎可以通过交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知。我们唯一要承担的就是账目的盈亏。所以,每一个新入市的交易者,刚开始可能会感到不安和高兴。但无论如何,喜悦还是会大于焦虑,这是作者刚入市时真实心情的写照。新手入市第二年到第三年通常会进入一个如何在交易中获利的迷茫期,这可能是突破瓶颈的必经阶段。如果你暂时足够幸运,入市就赶上了大牛市,可能会更早感受到投资交易的快感,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赚钱的时候个人反思通常是最少的。笔者入市第一年属于牛市末期,基本遵循教科书的传统路径。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张开嘴,然后根据市场的意见交易,有时赚钱,有时亏钱。每天心情大起大落,持仓稍微大一点的压力每天都很大。尤其是2017年进入熊市后,基本上来来回回的交易都开始亏损。正是在2017年下半年,作者开始陷入深深的自我迷茫期。这种迷茫的痛苦是剧烈的,因为经过1-2年的交易,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交易知识和技术,你在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着交易的盈亏。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不知道钱是怎么赚的,是运气还是真的要靠自己研究分析。很多时候,你处于一种混乱的感觉中,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这种感觉我身边很多优秀的交易者都经历过,甚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天才,还有国内较早的前辈清泽,所以我明白这可能是成为优秀投资经理的必经之路。也许只有经历过迷茫和混乱之后的顿悟,才能明白投资的本质,才能发自内心地自信自己对投资有所了解。
债券投资需要赚什么?笔者的见解是,债券交易主要赚三种钱:一是趋势钱;二是从定价偏差中挣钱;三是靠噪音交易赚钱。
笔者的投资框架主要是赚前两者的钱。在有明确趋势的时候,判断债券的走势然后什么都不做,从趋势中赚大钱。当然,这个趋势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债券牛熊市周期的大趋势,也可以是震荡行情中的中期波段,这取决于机构的风险偏好和个人投资能力的边界。从趋势中赚钱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通过研究分析,如果能找到有效的判断方法,是赚大钱的有效途径。就像《大作手回忆录》里说的“我赚的大钱都是我的不作为”。我理解这里的无为是跟风。我从自己的经历中知道,投资能力的第一次突破发生在2017年底。我想知道我投资的钱我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赚哪一部分,积累和看经典书籍,想知道趋势的钱和定价错误的钱。好在2018年迎来了近年来债券市场罕见的牛市走势。在当时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下,我依稀记得,从当年3月中旬开始,我通过农债一级招标,为公司赚了不少钱,10年下来也就10亿量级。同时,93元附近入市的国债,期货,可以一直持有到99元附近,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是赚了不少个人收入。一方面有运气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我对做趋势钱的理解。
二是从债券价格的定价误差中赚钱。从笔者有限的经验来看,债券市场每年都会出现1-2次明显的定价错误的机会。有时一二级定价出现偏差,有时不同债券品种定价出现偏差。只要能及时抓住,在更大的位置上实施,基本上,每年甚至会有几千万。投资经理只需要耐心等待机会,及时建仓,收获成熟的收获。
所谓噪音交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日内高频交易。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能力不足,无法持续盈利,观念不认可持续稳定的盈利,日内高频交易的盈利几乎被放弃。
近年来,以部分农商行为代表的高频交易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这类高频交易龙头非常喜欢。因为高频的日内交易,表面上看,亏损是可以控制的,如果能连续盈利就真的很棒了。因此,自时间,时期以来,所有机构都在从事高频日内交易,新进入者跃跃欲试。我理解这其实误导了很多新人。即使市场传言属实,一些高频交易者还是实现了持续盈利。一方面有很大概率他们确实有过人的交易天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幸存者偏差。学过资产定价理论()的人都知道,资产定价的一个理论起点是,资产的收益率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中的随机游走过程,如果你能在随机游走的过程中持续盈利,那就极有可能是你天赋异禀。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都是学术大师,但可能注定只是投资领域的普通人。自己能力不够。我在银行试过2-3月的高频日内交易,每天的交易笔数也就那么多。
60笔以上,每日交易下来筋疲力竭,3个月下来,发现并没有赚到多余的钱,实属笔者愚钝。最后笔者反思,认为天赋不足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认为经典的理论假设是对的,大多数的普通人想从随机游走的高频交易中持续获利应该是比较难的。根据笔者的了解,截至目前,除了量化交易外,还没有专业级别的投资大咖是依赖于高频交易成功的,传奇大作手总结人生的投资经历时,都否定了自己的高频交易手法,所以笔者相信高频交易方法可能并不适合自己。
经历迷茫和困惑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突破瓶颈是幸福和收获的,但实际上实现个人投资能力的跨越并不容易。
根据笔者的经验和观察,新人入市第二到第三年大概率都会经历这一困惑和迷茫阶段,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研究和深思,实现了突破。有些人则可能一直迷茫困惑下去。所以新人从事债券交易的前三年异常的关键,如果悟道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就随波逐流了。当然不是说随波逐流不可以,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否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懂不懂投资可能也只有自己最知道。最近十多年,国内债券市场发展足够快,市场足够大,即使不懂也有可能获得不错的岗位。笔者见过不少已经从事投资多年,甚至有些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依然还在为每天的半个bp或是1bp的波动一惊一乍,为很少的持仓压力重重,我的理解是还没有懂得真正的投资真谛。以我们大部分人现在管理的资金体量,真正懂得投资的人心态应该是比较平和的,否则那些管理巨额资金的投资经理岂不是每天要被惊吓死几次。问下自己,如果你还在为每天的轻微市场波动而刨根问底的追问,那大概率你还处于迷茫和困顿期。
实现投资能力的第一次突破,笔者的经验是需要阅读经典投资书籍去悟道,需要去做一些踏实的基础研究提高对理论的实践认知。
如何才能跨过迷茫期呢?笔者仅以自己的经历做些许的总结。如果足够幸运,入行遇到懂投资的大佬指点,那一定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否则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和悟道了。如果没有那么幸运,我们可以从智慧的先贤那里取经悟道。阅读经典的投资书籍笔者认为是提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出版时间超过二三十年的书籍如果还有投资人士推荐,一般应该都是具有投资智慧的书。至于市面上的畅销书,尤其是对于新人,笔者的建议是最好先不要去读,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没有理论功底和实践认知去判断这本书的好与坏,有些甚至可能会给出不好的示范。随便举例两本书,无意冒犯,但这些书确实是有一些漏洞的。比如前些年风靡一时的《货币战争》,再比如大名鼎鼎的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笔者当时都买书看了。以当时的理论和实践功底完全是辨识不出其中的问题的。但多年以后,随着自身理论和实践功底的提升,会发现书中的一些论据的瑕疵。与此同时,时间也会过滤掉这些噪音书籍。现在估计很少有专业投资人士提及这些书籍了。笔者的经验是尽可能去阅读一些经历过时间过滤和洗礼的书籍,这些经典的书籍里面蕴藏着很多人类投资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脚踏实地的做基础性研究,是走出迷茫期、突破个人投资瓶颈的另一个有效方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的高中同学或是认识的朋友中,高三复读如果不是确实发挥失常,通过复读显著提高成绩的鲜有个例,像俞敏洪老师那样复读三次考上北大的那一定是少之又少。原因是什么呢?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其实高考的结果更多的是你三年高中学习的一个综合的测试,如果在高一高二基础没有打牢,通过高三的重复做类似的习题是无法提高高考分数的。只有踏实下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打牢高一高二的基础,才可能在高考成绩中有所反应。但现实中,很多复读生无法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填补这些基础知识,所以也就会出现开头的现象了。投资也是一样,笔者见过的不少从业者,比较喜欢盯盘和去解释日内的些许波动,刷“高三的重复试卷”,实际上对个人的投资能力作用不大的。笔者的体会是是花一些时间一些还不错报告的宏观数据,对各个数据的历史趋势、因素构成、周期关系等进行重现和分析。看别人的东西和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码事,尝试做一些比较基础的研究之后可能就有意外的收获。笔者的经历是在阅读经典数据的同时,用笨方法,一遍一遍的比较经典的卖方报告的数据,然后无意间发现了一种趋势滤波方法,然后和同学讨论、研究,最后成为我们的趋势投资模型。该趋势模型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债券趋势的拐点上基本上做到了模糊正确,模型的拐点与实际的拐点误差2个月左右,只有2021年的拐点差距较大,这个笔者计划写文章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交易有路勤为径,投资无涯苦作舟!愿我们都能在投资的海洋中,心中有明灯,前进有方向!
进阶之路|感悟(二)承接上文,本文记述笔者投资认知能力第二次显著提升的历程。上文中笔者提到,悟道明白了赚趋势的钱,这个基本上决定了后续的投资交易风格。赚取趋势利润,事实上很多投资者也明白和认同这个投资理念,但实际过程中操作却比较艰难。原因主要两点:其一,大的趋势在投资生涯中需要耐心等待,出现频率并不是很高,市场大部分时间可能就是窄幅震荡的时间。研判趋势到来和结束都比较困难,这个问题作者在前文中已经有所论述,这里不在讨论;其二,即使趋势来了也比较难把握,原因是即使大的趋势,中间也会有曲折回撤,很多时候抵抗不住回撤的压力,无法赚到足够多的趋势利润。如何有效的应对趋势中的回调,尽可能多的赚取趋势利润呢?笔者下文记述个人的历程和认识。
懂得及时止损或控制回撤,做投资一定要让自己先活下来,这是赚取趋势利润必不可少的的补充。这也是笔者认知能力的第二次显著提升。
笔者这种认知的提升是在从银行转到非银机构之后逐渐加深理解。总体来说,尽管银行类机构的部分投资交易人员可能也面临考核资本利得和止损的约束。但以笔者了解,可能大部分银行机构的止损仅仅做到软约束,而不像是非银机构的硬约束。笔者2017年下半年想明白债券盈利要赚趋势的钱,刚好赶上了2018年的债券大牛市。处于银行的自营部门,几乎是可以买入持有赚取整个的趋势利润的。尽管2018年有两次显著的收益率回调,分别是首次降准后10年国开债约30bp的上行和七八月份地方债集中供给导致的收益率显著上升等。但总体来说,在银行自营部门,这种利润回撤对个人或机构的影响感触并不深刻,因为机构赚取的估值利润较多,回撤对整个部门利润的影响不显著。但2019年进入非银机构后,整体来说,对回撤的要求更为严格。加之自己还未曾积累多少利润,就遭遇4月份的收益率急剧上行,斩仓不够及时,出现了盈利的较大回撤。这一次经历,让笔者印象深刻,并深深认识到,作为投资交易人员,控制回撤至关重要。过去几年,市场中的一些机构出现的巨大回撤甚至出现爆仓行为,也让笔者不断加深对控制回撤的认识。记得入行的时候,看过不少前辈的投资心得,都有一条,先活着。是的,做投资一定要让自己先活下来。当投资人员受到硬约束,面对市场波动时,止损或是控制回撤使自己先活下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投资交易人员应该清楚,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价格都存在周期的波动,只要能够先活下来,市场总是会给机会的,只要抓住下一次机会赚到大钱就可以了,前提你不被暂停交易资格或是剥夺投资权限。笔者在前文中反复提及的交易天才livemore,人生经历几次大的起落,甚至最后人生走向了悲剧。笔者理解其实跟没有做好风控和止损有较大的关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笔者能感受到的唯一的具有风控意识的段落就是他说要放弃趋势中前八分之一和后八分之一的利润。作为普通的后辈,如果我们能够学习livemore的投资智慧,汲取他的教训,舍弃一部分利润,应对好回撤或是及时止损,我想也已经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经理了。
大的趋势行情中,出现显著回调时,需要降低仓位控制回撤或及时止损,牺牲掉部分趋势利润,以降低组合的波动,以便自己活下来。
笔者在上篇文章中认为要赚趋势的钱,但趋势永远不会是一根向上的直线,而是迂回曲折的,中间通常都会有较大的回调。在趋势没有结束,但出现中间回调的情况,就需要投资交易人员降低仓位,有效控制回撤或是及时止损。为什么会有止损的情况,那是因为多数趋势会跨越个人投资的年度考核周期,尽管可能在前期趋势中已经实现了较大的盈利,但新的考核周期内如果出现回调,就可能直接面临止损的问题。投资人员只能通过合理的调整仓位,及时止损或是控制回撤来为自己争取后面的机会。当然,加入止损之后可能会牺牲掉一部分的趋势利润,但这个确实也是在给定约束下的最优选择。通过牺牲掉一部分趋势利润来降低组合受益的波动也是在给定约束下的合理选择。
降低的仓位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利润积累和机构的风险偏好。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一个前提假设依然是我们判断的大趋势(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依然没有结束,而实践中一个大的趋势确实没有那么快的结束,因为利率和经济周期相伴,具有较长的趋势性。在止损或是控制回撤的时候,具体降低多少的仓位要取决于前期的利润积累和机构的风险偏好,但是基本的原则是要让自己能够活下来,然后等到回调结束的时候继续顺势而为。这个确实是说着容易做着难,笔者暂时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依然处于摸索之中,也恳请各位朋友能施以援手相助,最好是有推荐的书可以学习。
投资交易的第一守则,活下来。
进阶之路|感悟(三)承接上文,本文记述笔者投资认知能力第三次提升的历程。

前文笔者记录了自己想明白要赚趋势的钱以及在赚趋势钱过程中需要做止损和控制回撤的整个心路历程。但市场并不是总有明显的趋势性,大多数时间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方向。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市场无明显的趋势性方向是常态,应对比预测方向更重要,这是笔者理解的第三次投资认知的显著提升。
当然,不是说有趋势性行情中就不需要做应对,只是在比较大的趋势性行情中,例如像2017年和2018年那种大的债券熊市和牛市中,笔者理解的最佳策略就是熊市sellandhold,牛市buyandhold,就像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老火鸡经常爱说的一句话,“YouKnow,It'sbull”,牛市是不能放弃自己的头寸的。中间应对更多是调整仓位控制回撤和止损的问题,而不太牵扯到多空方向的问题。笔者本文讲述的主要是市场没有方向或是很难判定方向的时候,应对就显得更为重要。
市场没有趋势性方向时,预测市场未来走势异常困难,这是应对比预测市场重要的主要原因。
国内债券市场过去十多年内整体上趋势性还比较强,原因是国内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波动性较大,经济增长的较大弹性基本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走向,且货币政策转向比较清晰,幅度较大,所以债券市场的趋势性行情比较显著。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弹性逐渐降低,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逐渐增强,债券收益率的较大的趋势性波动也在减弱,赚大趋势的钱的机会也在减少,而没有趋势性方向的阶段会是常态。在趋势性行情中,正如livemore所说,一旦趋势确立,后续发生的事件都会服从和服务于趋势,这个我们身处投资中也比较有体会。大的趋势性行情确立后,我们会发现后续的各种经济政策信息都会和趋势相一致,所以也就不太需要预测未来。但在没有趋势性的市场中,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政策

相关阅读引入竞买成交、延长交易时间等 上交所这个品种交易规则变了 1000元也能“薅羊毛债券各种交易方式的交易过程投资经理的独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4-11-24 05:52 , Processed in 0.0784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