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回复: 0

建行资金交易中心回迁北京 上海地位大打折扣 - 第2页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1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但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个选择题,是升级发展,还是等待移空?我们的产业结构是否到了该升级的时候了?怎样才能让上海在未来更具有吸引力?
作为中国产业经济的前沿阵地,上海不能永远的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中心,而更应该积极的、快速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发展,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定位问题。
是谁“抛弃”了上海
2004年10月19日,一篇题为《上海预警信息产业转移 江浙等地虎视眈眈》的报道出现在上海街头。此时,东方明珠上海市还沉浸在建国55周年的喜庆中,气氛的反差引来了更多关注与质疑。
上海信息产业真的出走了吗?一个占上海市GDP10%的产业真的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挥别上海吗?
作为中国重点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的上海,很久以来,一直把信息作为一个重头来抓,同时信息产业也给予上海丰厚的回报。
上海信息产业占全国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七分之一、工业增加值的七分之一、利税的五分之一。由此不难看出,信息产业是上海市GDP增速最快的行业。2003年,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4.96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468.39亿元,同比增长76.8%,税金总额32.28亿元,利润总额69.3亿元。截至2004年9月,经营收入合计3071.58亿元,同比增长57.9%;实现利润总额179亿元,同比增长60.9%。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0%;实现出口172.2亿元,同比增长70%。据上半年统计,实现增加值379.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已达11.1%。
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涌入的人才更不必说。
就在这一片繁荣中,上海信息产业却出现了小规模的转移。
以前,著名的外企在初始选址时,都最先考虑上海,上海浦东还曾经被称作中国东部的信息产业基地。然而,近段时间,一些新的外商投资项目常常与上海擦肩而过。关注的目光逐步向江苏、浙江和内地转移。
去年,计划第一期项目投资就达10亿美元的德国半导体公司英飞凌,在全面考察上海及周边地区之后,最终选择了苏州。
电子业巨头索尼,虽然自1993年,索尼就先后与上广电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和上海索广影像有限公司,但近两年来索尼却并未在上海扩大投资。与此相反,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自2001年4月投产以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额已从最初的2875万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7亿美元。
2004年4月,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西区奠基,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亲自出席。英特尔公司自1985年进入中国以来,只在浦东设有封装测试厂,而这次,上海与之失之交臂。
2004年8月,由韩国现代(Hynix)半导体公司和欧洲意法半导体公司共同组建,投资总额20亿美元,注册资本7.57亿美元的芯片项目落户无锡出口加工区。
上海似乎被抛弃了。
但充当“恶人”角色的并不是整个信息产业。细细品位后,人们会发现,外移的只是信息产业的一支——信息制造业。
发展,让制造业“叛离”上海
是什么让信息制造业遗弃了上海?业内人士在探讨多时之后,认为原因不过两个字——发展。
外企要发展。外企投资进入中国看中的是中国的市场,而不是上海的市场。仅仅是因为上海市场处在全国的领头羊位置,这里成了外企进入中国的第一步。
众所周知,前几年的上海,跟其他城市相比较,主要是有成本的优势。
首先是制度成本。国家政策、税收政策、运输政策等等,都是制度成本的一部分。上海在最初为了吸引外资,鼓励投资建厂,给予了很多优越的政策,这是前两年产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其次是土地成本。上海周边的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拉动发展,土地基本上是半买半送的,并且,这些地区在开发初期,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如今,这些优势明显削弱了,而江苏、浙江等一些城市,在制度方面,优惠政策要比上海好,大的产业链或IT产业群已经和上海融合到一起。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成本、劳动成本及相配套的运输和服务等成本都要比上海低,诱惑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扩展,劳动力是有限的,因此到了一定程度,劳动力会变得短缺,经济发展后,人们收入水平也会升高,生活费用也会随之增高。”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干春晖教授解释说,“如果再占用这样的劳动,就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再生产同样的产品成本就会很高,同时也失去了竞争力。”
杭州的一家著名IT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这里(杭州)更能产生利润啊!我们是企业,当然考虑能否赚钱。这里地理环境优越,可依托上海的进出口港口,人力资源丰富,素质高。没有必要非得进上海。”
同样在杭州设厂的摩托罗拉,其亚太地区副总裁高仁义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外移?上海摩托罗拉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摩托罗拉在上海只有一个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而把工厂设在杭州和天津。摩托罗拉公司最初来中国的时候,一个策略就是把中国看作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分成哪个省哪个市,因此就把科研、生产投入到中国,并放到最需要的位置。”
高先生的话,引出了另一个需要发展的因素——上海也在寻找更有利自己发展的路子。
产业转移并不是新鲜话题,伴随着人类发展、经济繁荣,它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为了提升城市建设,上海一直在对一些投资项目进行筛选,在信息产业方面也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抓住美国、日本特别是台湾地区微电子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契机,集中资源,构筑平台,全力扶植微电子产业。如今,信息产业已经算是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留给制造业搏击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处的陈金桥博士对《IT时代周刊》的记者说:“信息产业外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府方面,作为行业的主管部门,总是希望能把核心技术尽快掌握。对于上海来说,单纯的制造业肯定并不是主体方向。”国家积极参与信息产业各项标准的制订,都是为了增加国内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3G的TD-SCDMA和AVS标准,也是为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将来的产业竞争必然是技术的竞争,因此,放弃制造,推进科技才是上海最具前瞻性的选择。
失去”与“得到”的辩证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城市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上海产业升级后,更需要的是高等级的劳工,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
从企业来讲,在当初进入中国建厂时,就把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世界工厂”,已经做好了所有成本的预算,成本已经压缩到了很低,不愿意再升高自己的成本。所以有些企业就会选择离开上海,寻找新的地点建造制造业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正是上海信息产业升级的一个折射点。
西门子移动通信上海区总经理于秀坤告诉记者:“从另一个角度看,类似现代-意法那样20多亿美金的大单子,到成都和无锡去了,相对来讲,移出去的单子并不需要高素质人才。我们是IT行业,IT行业又分为高尖端方面的和低端方面产品。低端产品的就会外移,那部分竞争比较激烈,成本要求控制比较严格。”
上海的产业附加值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网络,或世界性网点,产业里那些比较高端的研究领域以及还需继续开发的高端领域依然集中在上海。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上海在企业的眼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制造中心。上海不会被遗弃,相反,随着技术的凝结,上海会日渐成为信息产业的胜地!
上海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这使得江苏、浙江等许多周边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将依附于上海。随着分工的明确,由上海提供研发、销售服务,周边地区提供生产制造的“长三角”信息产业一条龙将逐步成型,而上海是龙头。
上海市通信制造业行业协会主任江正涌对《IT时代周刊》记者说:“上海有他独具的吸引力,在财力、财政、人员、地域和地形上都有诸多的优势。那些粗犷型的,纯粹的制造业都会向其他地方发展,我们也希望他们向那边去发展,外地的地域广阔,劳动资源丰富。上海应该起到带动作用,不能什么都留在上海,国家也是这么去做。”慢慢的上海成为只发展技术含量高,以高新产业为主的纽带。而江浙和内陆地区的产业是向着粗犷型发展,这是产业分工所决定的。上海应起到带动作用,从而拉动东西部的经济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雷新军也表示,制造业的转移,实质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产业升级的一个趋势,一种迹象。低端的产业向着周边转移,高端产业或同样的产业附加价值比较高的那部分产品会继续留在本地,这就形成了一个竞争力。
产业是否转移主要看产业的继承,而上海的产业优势是国内许多地方无法比拟的,上海将与长江三角区融为一体肯定是一种趋势。之所以目前情况让人产生恐慌,是因为上海并没有克服产业升级所必须面临的优化等问题。
没有确切的模式之前,缺乏目标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同感觉。
升级!走出信息产业“空心化”的悲哀
移空是必然趋势,上海又该怎么做?如何形成适应产业升级的优化与新生模式?
干春晖教授对本刊记者说:“产业结构调整或是升级与转移是其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即必须将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外移,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从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来看,转移的原因是由于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资本为了追逐利润,不断地从高成本国流向低成本国,由此带动其他资源的流动,形成产业转移。
雷教授表示:产业转移是随时随刻的,只要经济不断的增长,产业的不断升级就不会停止。我们正在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前进的一条路,也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所走过的路。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理面积广,加上产业经济分布不均匀等因素,于是出现了国家内部的产业转移。产业里一些失去竞争力或被淘汰的制造业,发达地区向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转移,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一级城市向二、三级城市转移,这是取决于国情的必然趋势。
    干教授还告诉记者:“扩大吸引力,将产业进行迅速的升级,升级到高知识成本投资中去,是真正的资本集中型、知识集中型投资,而不是劳动集中型的密集投资。下一步上海将发展成为一个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投资中心,任何国家或公司想到中国来投资,在资本流动这方面,都要到上海做决策。”在教授的描述中,上海最终将发展成为一个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的中心城市,并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向着发达国家发展。
为了顺应全球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上海信息产业目前正在努力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信息制造业日渐外移相对应的,是上海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其中,尤以几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最为典型——盛大网络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便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企业,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亿,平均同时在线的玩家超过230万人。而拥有亚洲最大的CallCenter(电话呼叫中心)的携程旅行网,今年,携程的营业额可望达到36亿元。
目前,在纳市上市的上海信息服务业企业还包括网上招聘企业“前程无忧”、移动信息服务企业“掌上灵通”等。“上海IT板块”的总市值已经直逼50亿美元。用华尔街分析师的话说,正是这些企业,使得纳市在2004年掀起了一股新的“中国冲击波”。
在技术创新方面,本地的一批企业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位于漕河泾的上海大唐移动公司,今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TD-SCDMA手机;张江的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今年成功开发了全球第一块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由上海交大牵头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设备的产业化研发,其技术水准已超越了欧美两大标准。
有关方面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预测,到2010年,上海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服务、光电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产业的年收入都有望突破1000亿元,一个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东方硅谷”将在太平洋西岸崛起。
雷新军说:“一个产业的形成,转移,以及升级优化是靠市场规模,市场运作的。”无论是人才的累积,技术、资本的累积,最终到达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都是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
目前,上海的升级优化主要体现在淘汰一些已经失去竞争力或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另一方面体现在这里的人才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体系,上海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城市向知识密集型城市转变。
产业升级是个过程,虽然我们是跨越式的发展,但这里也一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某些方面加大参与力度,保证产业安全的过渡。如果把握不到真正的机遇,抓不牢实质的东西,必然导致产业外移,那时的产业“空心化”可就真成了危机。
“换血”是早晚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怎样才能够稳步的进入产业的更新换代?历史会给出严格的考验。在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加速产业结构的创新,完成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过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4-11-27 10:34 , Processed in 0.1228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