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回复: 0

解密光大证券(601788)策略投资部 同花顺兴业银行(601166)-散户家园-金融界股票论坛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5 1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jrjhudong@jrj.com.cn
论坛客服电话010-58325388-153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2632547546
解密光大证券(601788)(601788)策略投资部 同花顺(300033)
2013-08-25 09:20:57 来源:中国经营报
8.16 事件让光大证券(601788)策略投资部(以下简称 策略投资部 )瞬间成名,同时陷入极度困顿。
8月20日,光大证券复牌即 一字跌停 ,8月21日又以接近跌停开盘,当日收盘光大证券跌5.87%,报10.27元/股。据资金流向数据显示,21日约有1.6亿元资金净流出光大证券。
8月2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已于8月21日正式收到上海证监局《关于对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限期改正、限制业务活动监管措施的决定》,责令公司限期改正,并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在2013年8月19日至2013年11月18日期间,暂停策略投资部证券自营业务。
8月19日,光大证券下发了一份人事任命文件,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海松担任策略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已被公司暂停职务,协助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由杨剑波亲手打造的策略投资部具体从事什么业务,架构如何?作为此番 乌龙指 之肇事者,他们如何引发了 8.16 事件?在杨停职后,这个部门又将去往何处?
仿海外投行的销售交易部
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显示,策略投资业务快速发展,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2011年同期的33倍。
由18位员工组成的策略投资部堪称是光大证券的种子军团。从事交易和IT等核心工作的大约10名成员,都有着国际一线投行衍生品和量化工作的经验。其舵手 现年约36岁的杨剑波在国内量化投资业内资历颇深。
一位曾在光大证券工作多年的券商高管介绍,杨剑波业务能力出众,年轻有为,光大证券内部及包括香港诸多投行在内的整个行业内部都十分认可其能力。
从他的履历上,不难看出光大证券对其器重及培养。公开资料显示,杨剑波为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波动率定价模型及时间序列。于2004年进入光大证券,曾先后于2007年、2009年在保德信金融集团、法国兴业银行(601166)(601166)集团接受衍生品业务培训和见习。参与光大证券首次也是国内首次权证创设,并自2006年以后主要从事结构性产品业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及其他股本类衍生品业务。在股本类衍生品定价及复杂衍生品业务平台的综合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11年开始,创建光大自营内部对冲基金团队,加权收益率从2012年开始业内排行首位。
为了打造创新业务和业绩的新引擎,光大证券对策略投资部提供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相关资料显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是光大证券的市场中性交易平台。对内利用公司自有资金进行以量化交易为核心的绝对收益交易。对外利用量化及衍生品策略将交易能力产品化,与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合作发展代客交易业务。同时利用部门的量化研究成果配合实盘交易能力向金融机构提供投顾、研究报告和产品设计咨询业务。
知情人士解释说,策略投资部相当于海外投行的销售交易部,部门人员分为交易员和产品销售两大块,加上财务和IT人员,可谓是五脏俱全。和国内大多券商设立的销售交易部不同,其做的是产品与风险对冲,内在理念完全不同,是未来券商创新型业务的重头戏。
不难看出,精密的风险对冲是其复杂交易业务获得稳定收益的关键。由杨剑波领衔撰写、公开发表的《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品销售交易业务决策管理》一文中提到, 在海外投行的销售交易业务中,投行根据客户的状况与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与方案,同时通过精密的对冲交易,赚取合理的利润。
一券商分析师表示,以前券商的自营业务主要是做方向性交易,现在越来越转向 风险中性 业务,光大算是走得比较快的。
据光大证券助理总裁杨赤忠在8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 风险中性就是在任何的时点上,所有的策略初衷和交易介入都必须使看多买入的多头仓位和看空卖出的空头仓位,总体上是完全匹配、完全对冲的,也就是说风险暴露为零,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的目标是完全对冲,实际上对冲效果能达到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也就可以了。
据了解,策略投资部的管理也很有特色。 部门实行扁平化组织管理,除了总经理,其他员工之间不分职位高低,只分有没有经验,这种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部门的活力。
一如光大证券所希冀,该部门近年来表现不俗。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显示,策略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2011年同期的33倍。策略投资业务方面不断寻求新突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化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杨赤忠在发布会上表示: 过去的两年半,策略投资部在光大证券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在去年公司的部门业务考核中是名列第一。
剑指光大证券内斗
在知情人士看来,这次事故的爆发偶然中也有必然,策略投资部的突出业绩早已为光大证券其他部门侧目。
福祸相倚。在策略投资部意气风发之时,事故悄然爆发。
根据光大证券公告,经初步核查,本次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
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光大证券风控部副总邹云健介绍,订单生成系统由光大自己开发,订单执行系统则是购自上海铭创软件。铭创网站的客户名单涵盖了包括光大证券在内的140余家金融机构。
知情人士透露,ETF套利策略系统属于策略投资部的新业务,由其资深团队和铭创软件的业务团队共同开发和维护。内部职责有着明晰的划分,此次系统问题更多出在铭创软件身上。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当日为了及时纠正错误、挽回损失,策略投资部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注: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而这一风险对冲行为广为市场诟病。接近杨剑波的人士透露,对此他颇感冤枉。 在他看来,整个风险对冲动作完全反映其应变能力和对冲的国际理念,却被市场误解为是在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他们部门想做的就是帮公司赚钱,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想办法在规定的额度与授权范围内补救,想法其实很单纯,但不为大家所理解。
在知情人士看来,这次事故的爆发偶然中也有必然,策略投资部的突出业绩早已为光大证券其他部门侧目。
由于其部门团队仅十余人,为了控制风险,杨剑波曾经多次向光大证券申请由其他部门对策略投资部的中后台业务提供支持,但遭到拒绝。这次事情爆出后,又有许多自称光大证券的内部人士跳出来爆各种不实的料,并指责策略投资部。问题在哪里,不言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杨剑波曾在一个论坛上指出,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前台性业务,而且是前中后台一体化业务。 这个业务就是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得好,其实就是在买卖风险,对风险进行定价,定价得好,就赚钱,反之就赔钱。
此次风险失控,或出乎杨剑波的意料,也在其意料之内。
沪上某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和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有着密切业务合作。他表示,这次出事的ETF套利业务,并不是策略投资部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在结构性产品领域,策略投资部与很多金融机构有着密切合作。
据了解,在今年3月银监会 理财新规 发布以后,诸多国内银行相继发行挂钩权益类的理财产品。其运作模式是发起人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证券,确保本金,接下来用其产生的固定收益向国内券商购买定制化的期权结构,使其挂钩于A股股票或指数。发行人既管好固定收益确保本金无虞,又通过期权取得浮动收益。这就需要有券商去利用各类复杂的衍生品来替这些机构分散风险。
这一形势为光大策略投资部门提供了迅速发展的机会,根据公开资料,该部门仅在结构性产品领域就已经有80亿元的规模,在业内排名前列。
目前,由于策略投资部的全部业务暂停,沪上某银行于近期发行的结构性产品计划也已取消。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偏稚嫩、人文环境偏复杂的国内市场环境中,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需要一个既懂业务、又熟悉国内、还能协调各方资源的经理人。离开杨剑波的掌舵,该部在业务全面恢复后,是否还能保持既有的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券商的创新步伐又是否会放缓?

已经成功收藏本帖!请到我的收藏中查看所有收藏贴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复制链接给好友
本帖连接:

分享到:我的金融界

复制链接给好友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您可以粘贴到QQ,MSN或者邮件发给好友了!每次点击你将获得一个威望。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25日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表示,石油、电信、汽车、银行等行业,都在反垄断局调查视野之内。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出后,反垄断局将重点关注银行是否会在一起商量(协同)存贷款利率,未来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必须独立自主决定 【点击查看全文】
8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额环比降40%
8月以来,大小盘指数维持 双震 行情,沪综指在2000-2100点窄幅震荡,而创业板指数则在1200点附近上蹿下跳。8月初至今,A股股东公告减持规模为62.24亿元,较上月环比下降40%,减持仍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小盘股。分析人士指出,在大盘弱势震荡的背景下,二级市场重要股东的净减持额出现环比下降,显示出产业资本对于市场的高敏感性。目前,大盘股重要股东的减持意愿并不强,而考虑到小盘成长股前期积累了较大的涨幅,且中报业绩大考即将来临,产业资本的套现意愿有所加强 【点击查看全文】
改善投资结构 实现消费升级
我国投资与消费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高投资、低消费的占比问题,而是投资与消费在结构、效率和质量上的问题。这与我国的发展阶段以及较高的经济增速紧密相关,同时消费占比也存在一定数据低估因素。因此,不宜简单地从投资和消费的总量和占比上下结论,简单地限制投资、刺激消费。事实上,高质量、高效率、创新性投资不嫌多;而低端消费、不可持续的透支消费也不嫌少。应该从结构、效率和质量三个维度全面分析我国投资与消费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政策 【点击查看全文】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将从严从快处理重大的恶性案件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24日在京表示,稽查执法是证监会的一项主要业务与核心工作,是履行 两维护、一促进 职责的根本保障。证监会将按照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要求,将主要工作从行政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将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执法转变。同时,在持续保持对内幕交易高压态势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虚假信息披露、欺诈上市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从严从快处理市场高度关注的重大恶性案件 【点击查看全文】
回应 光大证券8.16事件 上交所:我们尽责了
昨日下午三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利用其微博平台召开了首次网上新闻发布会,该所新闻发言人就 光大证券(601788)8.16事件 详细回答了记者提问。发言人称,光大证券异常交易事件中,上交所努力按照依法依规的要求,在职责范围内及时采取了相关自律监管措施。该事件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的首例极端个别事件,对市场发展和监管提出许多新课题,上交所将好好研究总结 【点击查看全文】
首批基金半年报出炉成长股行情激活换手率
上周起,24家公司旗下609只基金陆续披露了2013年半年报。
首批纳入统计的基金上半年共计盈利156.79亿元,其中70只混合型基金和192只债券型基金上半年盈利较多,分别将94.63亿和47.72亿利润收入囊中。根据此前两期季报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押注成长股的基金多半利润丰厚,而坚守传统蓝筹的基金利润水平则相对落后 【点击查看全文】
证券时报
发改委将从四方面推进药价改革
在药品价格监管的主要任务正从 限高防涨 向引导价格合理形成和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转变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相关机构拟从四方面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并冀望一年出成效,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层面有所交代。
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医药(600056)企业家年会上,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本世纪以来,发改委一共进行了三轮药品价格调整,2010年至今为第三轮 【点击查看全文】
汇金力挺蓝筹近150亿买入3只ETF
中央汇金上半年投资动向随着基金半年报的披露浮出水面。上半年中央汇金狂揽华安上证180ETF、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3只基金,动用资金量近150亿元。
中央汇金对华安上证180ETF的出手力度非常罕见。据该基金半年报显示,中央汇金持有144.78亿份 【点击查看全文】
创新指数设计还我A股本色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指数无疑是股市的温度计。这样,投资者就可以依照 指数-股市-经济 的演绎规律来窥探经济发展的路径,部署投资策略
。指数本身的指向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上证指数仅在2008年10月的1664点至2009年8月的3478点间有一波像样的反弹 【点击查看全文】
证券日报
长时间停止IPO 为唱空中国提供 新靶子
时至今日,中国股市暂停IPO已经快一年了。这个在暂停之初被理解为 回应市场呼声 的措施,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越来越显示出其负面的影响:除了股市融资功能削弱、大量企业无法上市融资,投资者对市场未来预期不明之外;还为唱空和做空中国提供了新的 靶子 。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危害改革 【点击查看全文】
错量交易买者自负抓紧研究论证 T+0
8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其官方认证的微博,就8.16光大乌龙指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以书面的形式回答了媒体记者提出的该事件中涉及上交所的一系列问题。问题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事件发生当日上交所是如何处理应对的,二是对处理手段提出的一些质疑,三是事件之后的反思和改进有哪些 【点击查看全文】
首份险企半年报亮相中国太保净利翻番
寿险保费提升难,同比微增1.9%,车险综合成本率达99.8%
昨日晚间,中国太平洋(601099)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中国太保(601601) )发布了上市险企第一份半年报。中国太保发展形势良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4.6亿元,同比增长107.1%。同时,中国太保也反映出保险业发展的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寿险保费增长较难,今年上半年太保人寿保费同比仅微增1.9%;车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1.4%,但综合成本率同比进一步上涨4.2个百分点,达99.8% 【点击查看全文】


小心买坚决卖
荐股大赛排名:1
总收益率:14160.32%
平均收益率:30.00%
推荐次数:472
成功次数:456
今日访问量:137

牛股王子
荐股大赛排名:5
总收益率:14128.26%
平均收益率:27.28%
推荐次数:518
成功次数:481
今日访问量:75

股农168
荐股大赛排名:9
总收益率:6173.18%
平均收益率:21.29%
推荐次数:290
成功次数:239
今日访问量:6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4-29 19:45 , Processed in 0.1150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