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2013年天津市金融稳定报告-大道天机-金融界股票论坛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5 13: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jrjhudong@jrj.com.cn
论坛客服电话010-58325388-153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2632547546
2012年,天津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金融业在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保持资金有效供给的同时,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呈稳健运行的态势。
一、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天津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2年,天津市完成生产总值12885.18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1.54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663.68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6049.9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7205.17亿元,同比增长20.1%,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明显。
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2012年,天津市一、二、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7%和47.0%,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都市型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喜获丰收,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6122.92亿元,同比增长15.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6.3%。主要服务行业增势较好,以服务外包、会展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年港口吞吐量4.77亿吨,同比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1230.30万标箱,同比增长6.2%;旅游外汇收入2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0%。
2. 社会总需求协调增长,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
投资需求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71.31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民间投资4105.48亿元,同比增长32.8%,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46.3%,占比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交易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43亿元,同比增长15.5%。外贸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56.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出口483.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进口67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全年天津市新批外资项目632个,合同外资金额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0%。
3.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760.02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回落15.1个百分点。税收增速明显放缓,全市地方税收收入1105.5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回落19.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626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4.5%,拉动可支配收入上升9.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37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7个百分点。
4. 价格指数逐渐走低,上行压力得到有效控制
2012年,天津市主要价格指数涨幅呈现震荡走低的态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食品类及衣着类价格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70.0%;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7.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21.2%。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3.0%,降幅呈现前三季度大幅下降,年末收缩、尾部抬高的走势。
5. 社会融资规模扩大,企业债券融资活跃
2012年,天津市社会融资规模为4440亿元,同比多增1306亿元。其中,银行体系本外币各项贷款、表外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3770亿元,同比多增943亿元;企业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560亿元,同比多增34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110亿元,同比多增20亿元。2012年,天津市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量增长迅速,全年净融资535亿元,约为上年融资量的3倍;发债品种日益丰富,增加了公司债、资产支持票据、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全年合计净融资37亿元,占全部企业债券融资的7%。
(二)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方面
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
2012年,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额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6个、13.0个、2.2个和10.1个百分点,投资和出口增速的降幅相对较大。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39.96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19.2%,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和亏损面扩大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不小的隐患,需密切关注。
2. 房价上涨预期加强,未来调控压力显现
2012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投资建设持续增长、房价涨幅有效控制、信贷总量平稳增加的局面。全年天津市房地产完成投资额1260.0亿元,同比增长16.7%;新建住宅销售同比价格指数为99.4,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房地产信贷余额3066.78亿元,同比增长7.4%。但受房价上涨预期加强以及开工施工面积下滑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 价量齐升 的局面,新建住宅销售环比价格指数自7月份以来连续提高,使得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压力增大。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2012年,天津市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融调控政策,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努力增强经营效益,创新服务手段,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支持天津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银行业稳健性增强
2012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行业发展性指标稳步增长,稳健性指标持续优化。
1. 银行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共有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76家。其中,在51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法人机构18家,二级以上分行33家;在25家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法人机构3家,二级以上分行22家。
截至年末,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5115.19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396.8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同比缩小0.2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3730.91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293.79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幅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2012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485.41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同比缩小21.8个百分点。
2. 银行业稳健性评估
(1)资产质量 双降 。2012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实现低位 双降 。截至年末,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5.11亿元,比年初减少15.7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
(2)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409.14亿元,同比增长10.8%;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295.6%,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7.0%,同比上升65.0个百分点。
(3)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12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为2.0%,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率为28.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中间业务收入比率为15.0%,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4)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2012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所占比例持续提高,由年初的26.2%上升到年末的27.9%,提高了1.6个百分点,而中长期贷款占比在年内下降了4.0个百分点。
(5)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良好。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783.54亿元,比年初增加329.13亿元,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1.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年末,政府融资平台无不良贷款。
3.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创新不断深入
2012年,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推进落实 四有 内部控制要求,严格按照操作风险变化趋势,细化运行管理专业制度建设,提升岗位履职标准。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加强创新工作管理,强化创新激励考核,办理了首笔融资租赁和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创新推出了商贸市场二次清算、首张手机移动支付联名IC卡等产品。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确立了加强业务数据预警监控和员工行为监督管理的总体思路,完成了授权交易的集中上收,增强了对基层机构的管控。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推进机构调整,不断优化辖区内网点结构,年内新开业网点型支行23个,筹建机构7个,并对12个分理处以下的营业机构实施了升格管理。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完善了客户咨询投诉反应机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建立了客户咨询投诉联络网。
4. 银行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1)关注部分行业、部分机构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2012年,天津市部分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三个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同比分别增加6.42亿元、1.88亿元和1.33亿元,信用风险呈加速扩散的趋势。部分机构资产质量出现下滑。分类型看,外资机构整体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出现 双升 ,中资机构中有8家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同时出现反弹。据调查,个别大企业经营不善以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集中违约是导致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
(2)关注理财业务快速增长蕴藏的风险。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主要银行 理财业务余额1781亿元,比年初增长62.6%。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宏观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暴露出的会计处理方式有待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监管以及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干扰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3)关注信托资产超常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2012年,天津市信托资产规模成倍增长。截至年末,2家法人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0.5%。从企业类型上看,资金信托业务投向大型企业的占比较高,近三年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且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从行业分布上看,信托资金主要投向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制造业,五个行业信托资金占比为51.8%。资金投向的过度集中易使信托资产质量受个别企业、行业经营波动的影响,一旦形成集中违约,不仅给信托公司带来巨大亏损,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二)证券期货市场创新步伐加快
2012年,天津市证券期货市场创新发展不断推进,法人证券公司盈利水平成倍提高,法人基金公司和法人期货公司业务稳步发展,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股改工作基本完成。
1. 证券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共有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05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2家,资信评价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期货公司6家,期货营业部21家;上市公司38家。天津市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营业部有85家,累计开户6377户,收入4998.37万元,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的营业部有43家,累计开户1193户。
2. 稳健性评估
(1)法人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拓宽。2012年,渤海证券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步进行产品创新,积极抓好多层次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分支机构新设工作。截至年末,资产总额116.16亿元,比年初增加8.6亿元;净资本34.32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自营业务余额28.08亿元,比年初减少9.9亿元。受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的影响,全年公司实现盈利1.84亿元,为上年同期的6.73倍。
(2)法人基金公司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12年末,天弘基金资产总额1.93亿元,比年初增加0.43亿元;负债总额0.84亿元,比年初增加0.37亿元。本年度公司旗下新成立3支基金,其中发起式基金和安康养老基金均为行业首支,年末公司管理的基金总数达到10支,基金总份额120.73亿份,基金净值99.5亿元。
(3)法人期货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6家法人期货公司资产总额23.75亿元,比年初增加3.29亿元;负债总额17.73亿元,其中客户保证金余额17.38亿元,比年初增加3.02亿元。全年代理交易量2455.9万手,代理交易额2.38万亿元,手续费收入9679.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4%、5.8%和12.3%。年末,天津市有4家期货公司和21家营业部具有金融期货业务资格。
(4)上市公司股改工作基本完成。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有境内上市公司38家,上市公司总股本411.47亿股,总市值2802.71亿元,其中流通市值2500.53亿元。2012年,天津市有1家公司实现首发上市、4家公司(5家次)完成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境内融资额57.38亿元,同比增长78.0%。SST天海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股东大会审核通过,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天津市上市公司将全部完成股改工作。
3. 证券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1)关注业务创新可能隐藏的风险隐患。2012年,渤海证券、天弘基金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不断谋求转型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两公司需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制度,切实防范新业务产生的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
(2)关注法人期货公司的持续发展问题。天津市法人期货公司受资本金规模限制,市场占有率低,盈利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制约期货公司对天津经济发展支持力度。
(三)保险业服务社会和经济作用持续加强
2012年,天津市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险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社会和经济作用持续加强,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
1. 保险业基本情况
(1)经营主体稳步增加。2012年,华夏人寿总公司迁入天津,紫金财险、泰康养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截至年末,天津市保险市场共有总、分公司53家,专业中介机构95家,兼业代理机构3000余家,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保险市场体系。截至年末,天津市保险公司总资产为880.72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其中,财产险公司资产总额为58.37亿元,比年初增长13.4%;人身险公司资产总额822.35亿元,比年初增长20.0%。
(2)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天津市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238.16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财产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90.79亿元,同比增长20.9%;人身保险业务实现保费147.37亿元,同比增长7.9%。人身保险中,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26.98亿元,同比增长7.1%;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4.81亿元和5.58亿元,增幅分别为15.4%和7.7%。
(3)赔款给付支出持续增加。2012年,天津市保险业赔付支出81.02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4.74亿元,同比增长26.0%;人身险赔付支出36.28亿元,同比增长18.3%。人身险赔付支出中的满期给付为18.5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4)保险保障覆盖面扩大。2012年,天津市保险业新增承保保单696.06万件,同比增长34.6%;新增保险金额46556.89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财产险公司新增保险金额37744.65亿元,同比增长8.3%;人身险公司新增保险金额8812.24亿元,同比增长12.2%。
(5)专项领域保险取得新进展。一是引入医疗责任保险机制解决医患纠纷。2012年,天津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投保医责险,提供风险保障1.07亿元。二是探索保险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太保集团将通过 太平洋 天津公共租赁住房债权投资计划 募集10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于天津市公租房建设,年末首期50亿元资金已募集到位。三是稳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农委和天津保监局印发了《关于修订政策性农业农村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7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由70%提高至80%。
2. 保险业稳健性评估
(1)财产险公司赔付效率持续提高。2012年末,天津市财产险公司应付赔付款0.93亿元,同比下降46.9%;结案率为83.8%,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业务结案率84.6%,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业务结构小幅调整。全年车险业务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71.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特殊风险保险、工程保险和保证保险比例同比分别上升1.2个、1.2个和0.6个百分点。
(2)寿险产品向传统业务回归。2012年,普通寿险和分红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3.29亿元和111.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7.4%,占全市寿险业务的比重分别为10.5%和87.8%;投资连结保险实现保费收入0.14亿元,同比下降12.9%。人身险业务期限结构持续优化,续期业务发展较快。全年续期业务规模83.57亿元,同比增长23.7%,占比达到57.4%。
(3)法人机构经营较稳定。2012年末,光大永明、恒安标准、渤海财险、爱和谊日生同和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7.7%、206.8%、512.4%和2040.3%。全年四家公司分别实现投资收益8.72亿元、2.51亿元、1.16亿元和0.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2%、35.9%、27.4%和39.4%。
3. 保险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1)关注车险费率市场化对财产险市场带来的挑战。2012年,天津市车险业务在财产险市场中仍居主导地位,车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71.5%。2012年3月,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对商业车险税率将有限度放开,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银保合作低迷拖累天津人身险市场发展。2012年以来,受政策约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天津市银保合作业务的发展进入了低迷期,拖累了人身险市场的整体发展。全年天津市人身险市场共实现保费145.4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银行代理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0.96亿元,同比下降2.0%,银行代理渠道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例为28.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2012年,天津市金融市场总体呈现健康发展态势,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外汇市场交易量保持较快增长。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
1. 交易量稳步增长
2012年,天津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共完成信用拆借2134笔,拆借金额9421.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净融入资金2989.3亿元,同比下降52.6%。债券回购交易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成交额40541.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40407.7亿元,同比增长14.0%,占全部回购交易的99.7%;买断式回购成交133.4亿元,同比增长63.5%。
2. 交易期限仍以短期为主
天津市同业拆借市场上,隔夜和七天拆借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占全部拆借成交金额的88.3%,与上年基本持平。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期限在7天以内的投资品种也是主要交易对象,全年交易金额达到38453.8亿元,占全部质押式回购交易量的94.9%。
3. 市场利率有所回落
受市场融资供求变化的影响,全年天津市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总体上呈逐渐回落的态势。同业拆借拆入加权平均利率为3.1289%,同比下降0.2585个百分点;同业拆借拆出加权平均利率为2.7616%,同比下降0.6943个百分点。
4. 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
2012年末,天津市同业拆借市场共有成员机构18家。从资金拆借量分布看,依然集中于天津银行和渤海银行两家规模较大的法人金融机构。全年,两家机构合计拆借资金7945亿元,占全市拆借总量的84.3%。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平稳
1. 交易量持续下降
自2010年以来,天津市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现券买卖成交量不断下降。2012年,现券买卖成交金额为8180.3亿元,同比下降34.9%,较2010年相比下降65.1%。其中,现券买入量为3879.6亿元,同比下降36.0%;现券卖出量为4300.7亿元,同比下降33.9%。
2. 市场收益率整体攀升
2012年,天津市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现券买入收益率为5.5434%,现券卖出收益率为5.3727%,同比分别提高0.9561个和0.8259个百分点。从交易券种看,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仍是现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券种,市场占比达80.5%。
3. 结算代理业务呈下降态势
天津市具有结算代理资格的金融机构仅有天津银行一家。近年来,受部分客户转为乙类自营账户或重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该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规模出现下降,年末还有46家机构与该行建立了债券结算代理关系,全年完成代理结算量36.47亿元,同比减少258.40亿元。
(三)外汇市场交易量保持较快增长
1. 结售汇逆差有所扩大。2012年,天津市结售汇规模持续增长。全年结售汇总额8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结售汇逆差119.9亿美元,同比扩大71.0%。分项目看,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呈现 双逆差 格局。其中,货物贸易逆差80.7亿美元,同比扩大53.6%;资本项目逆差8.5亿美元,逆转了上年顺差的局面。
2. 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稳步上升。2012年,天津市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4.9%。其中,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额同比增长8.5%,人民币外汇掉期成交额同比增长3005.8%,人民币远期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31.4%。外币买卖市场交易略有减少,全年成交额同比下降6.5%。
四、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稳定
2012年,天津市支付结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支持了天津经济金融稳定增长;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信用平台网络初步建成;反洗钱协调机制成效显著,在防范和打击洗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大幅增长。
(一)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1. 支付系统应用进一步推广
一是滨海新区商业银行变更支票影像系统接入方式,扩大截留业务受理范围。年末办理支票截留提入业务的银行已达20家,日均可使约3300万元资金提前1至2个工作日到账。二是组织商业银行开发二代支付系统圈存功能,拓展支票圈存业务在业务量大的领域、行业的应用,同时指导商业银行改造POS机具终端设备,节约圈存时间。三是推动集中代收付中心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推广工作。全年共处理业务13.46万笔,清算资金6.31亿元,在方便缴纳各类费用、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金清算效率、降低资金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持续改善
一是推进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惠手续费扣率,提高持卡人取现和商户代办点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二是探索农村地区便民新举措。以蓟县为试点,签订《特约商户代理银行卡自助缴费业务协议书》,采取 三方合作售电 模式,在村服务站、小商店、社区物业等放置移动缴费POS机,实现村民就近持银行卡购电,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3. 银行卡产业发展加速
一是金融IC卡应用范围拓宽。率先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和公用事业缴费行业领域的全面应用,滨海新区公交系统受理环境改造已完成,并逐步向市内各区过渡。二是继续推动天津特色银行卡发行。积极完善 医达通 、 津通卡 和 社保卡 的相关配套设施,银行卡便民利民效果进一步显现。三是银行卡发卡量持续扩大。年末累计发卡7625万张,比年初增长13.0%;全年 POS清算金额3802.78亿元,同比增长23.4%;银行卡持卡消费交易(剔除房地产和大宗商品交易后)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8.9%。
(二)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 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现
一是推进滨海高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初步建成包括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扶持、融资平台对接、信用担保评级增信、金融资源支持、信用激励机制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试验区123户企业累计获得信贷资金支持26.5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3.86亿元,提升了试验区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二是依托涉农金融机构建立了32万户农户电子信用档案,评定信用户16.8万户,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累计发放贷款485亿元。
2. 征信市场规范发展
一是完成了对天津市11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79家借款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保持信用评级业务量平稳增长。二是将信用评级报告作为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年审的要件,建立了信用评级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了天津市信用评级自律公约,保证信用评级工作公正开展。四是组织开展评级执业行为现场检查,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质量。
3. 征信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组织开展 信用记录关爱日 、动产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等专项宣传活动,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普及征信知识,扩大社会影响。二是编辑出版《征信概论》,为社会公众获取征信知识提供有益读本。三是继续探索征信知识宣传教育新模式,与天津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开设征信知识选修课合作协议,正式确立合作关系,推动天津大学等3所高校将征信知识选修课纳入2013年教学计划、天津师范大学将征信知识嵌入《诚信文化导论》全校选修课中。
(三)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
1. 反洗钱协调机制作用突显
一是反洗钱协调机制在天津市金融稳定工作中的地位和责任得到进一步确立。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防范依法处置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安全稳定的意见》,明确了通过加强反洗钱工作维护天津市金融稳定的相关要求。二是部门间反洗钱合作不断加深。全年与本市侦查、司法部门举办反洗钱司法会商8次,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了大型社会宣传和金融从业人员培训等活动,与天津证监局共同商定了加强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措施。三是反洗钱合作的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了《反洗钱奖励办法》,明确对办理洗钱案件做出贡献的司法部门及其办案人员的奖励措施。
2. 反洗钱监管水平持续提升
2012年,着力开展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 差别化 监管和法人监管。在 差别化 监管方面,制定了《银行机构洗钱风险控制工作报告模版》和《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评估办法(试行)》,通过非现场手段分行业指导金融机构开展洗钱风险水平及防控成效评估。在法人监管方面,一是遴选推荐渤海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确认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单位,指导其优化可疑交易分析和报告模式;二是组织27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可疑交易报告工作自查,规范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三是推动银行机构应用机构信用代码辅助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四是推动特定非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基础建设。
3.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2012年,各金融机构着力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进一步完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流程,逐步加强对客户实际控制人和交易实际受益人的身份识别,不断丰富核对客户身份证件的技术手段,大力升级改造客户信息留存检索系统,全年共报告有合理理由认为交易或客户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可疑交易32件,其中30件具有深入调查或直接报案价值。
(四)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前行
1. 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大幅增长
2012年,天津市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633亿元,同比增长47.0%。全年共有41家银行为千余家企业办理了6000余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集中在批发业、物流业、金属矿产销售、棕榈油类加工生产、租赁业等行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涉及的地域不断扩大,已经覆盖香港、德国、新加坡、英国、美国、韩国、法国、日本等68个国家和地区。
2. 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确立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天津市银行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考核办法》,定期通报各银行业务量和考核结果,有效发挥考核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模式。深入银行和重点企业 面对面 交流,将跨境人民币政策直接送达企业管理人员,提供 量身定做 的解决方案。三是不断加强培训工作。实行按需培训,帮助银行和企业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全年对20余家银行和千余家企业进行了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跨境人民币业务宣传工作不断推进
2012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 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宣传月 活动,鼓励银行充分依托电视、报纸、网络、通讯、政府会议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天津市1200余家银行网点参加宣传月活动,向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宣传手册20余万份,发送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宣传短信5万余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提升了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积极性,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
五、政策建议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同时,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同时,要以提升综合效益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形成以创新技术品牌、绿色低碳、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升在市场份额和地位。二是要加强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企业效益。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注重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加大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要合理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加大对天津市优势行业和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要大力加快发展天津多层次金融市场,拓宽实体经济通过金融领域获得资金的渠道,要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2. 推动金融机构切实转换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型商业银行要紧密结合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贷款结构和投向,要加大对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的管理力度,强化对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贷款的风险管理。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逐步摆脱过去主要依靠大客户的同质化经营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群、零售客户,实现从成立初期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证券期货公司应依据自身资源、客户结构明确发展重心,实现特色化经营,做专、做精,以业务量的大幅增长,促进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保险公司要准确把握天津市保险市场发展形势,从产品自主创新、服务创新出发,科学发展保险业务,扎实搭建运营平台,着力加强成本管理,切实推行精细管理。
3.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一是要积极推动天津优质企业上市规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和公司债等方式拓宽再融资渠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股市供给,满足投资者需求。发展和完善资金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二是要以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商贸金融、消费金融、航运金融、农业金融和矿业金融等为重点,建立以产业金融为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要完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体系。整合投资机构、银行和企业信息与资源,积极推动委托贷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模式,推动股权投资基金与拟融资企业对接,在金融创新方面发挥产业与金融相结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
4. 加强对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防范体系外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在宏观上,要健全对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体系,加强对此类机构的监测评估;建立覆盖此类机构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制度,强化对其监测;尽快实现各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统计标准的统一,定期汇总、分析并发布市场数据。在微观上,要明确监管主体,强化对此类机构准入、经营管理的日常监督;建立包括机构、产品和交易方式等内容的信息披露激励和惩罚机制;要建立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防火墙,降低风险的外溢效应;要建立机构的危机自救方案,明确对资本金和流动性的要求。
  
已经成功收藏本帖!请到我的收藏中查看所有收藏贴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复制链接给好友
本帖连接:

分享到:我的金融界

复制链接给好友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您可以粘贴到QQ,MSN或者邮件发给好友了!每次点击你将获得一个威望。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小心买坚决卖
荐股大赛排名:1
总收益率:14160.32%
平均收益率:30.00%
推荐次数:472
成功次数:456
今日访问量:125

股农168
荐股大赛排名:9
总收益率:6173.18%
平均收益率:21.29%
推荐次数:290
成功次数:239
今日访问量:67

红旗插上三千点
荐股大赛排名:10
总收益率:73466.47%
平均收益率:20.54%
推荐次数:3576
成功次数:2869
今日访问量:6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5-21 12:09 , Processed in 0.0849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