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腾讯拥有微信+QQ海量入口,短视频却做不起来吗?为什么? - 比特币今日价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7: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的逻辑陷阱是:题主默认,腾讯拥有微信+QQ的海量入口,短视频就“应该”做起来。
似乎腾讯拥有微信+QQ海量入口,做啥都应该能做起来。
这个逻辑本身就非常奇怪,因为以互联网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这个逻辑是错的。
比如,腾讯拥有微信+QQ的海量入口,腾讯做起来电商了吗?——不仅没有,拍拍都停了。
腾讯拥有微信+QQ的海量入口,腾讯做起来地图了吗?——没有,地图还转给搜狗了。
腾讯拥有微信+QQ的海量入口,腾讯做起来搜索了吗?——没有,昔日搜搜今不见,唯有百度留其名
腾讯拥有微信+QQ的海量入口,腾讯做起来安全了吗?——没有,今天一提到安全,还是大家口诛笔伐又真香的360。
既然腾讯这么多没做起来,题主为什么会认为拥有微信和qq的腾讯,“应该”做起来短视频呢?
题主,你自己说你是不是逻辑混乱?
不过可能题主会认为,短视频还是有些社交属性的,所以腾讯应该能做好。
这也不尽然,比如腾讯的朋友网,直到人人网自己衰败时,都没有做起来。腾讯微博也是一样。
当然,上面的只是指出腾讯不见得什么都能做起来,不过腾讯为什么没做起来短视频,我和腾讯还有其他公司的朋友探讨过,不如把一些结论选择性的放出来:
1、腾讯的策略。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腾讯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互联网出什么就要做什么做到第一,毕竟大公司资源也有限,腾讯的策略往往是“主攻+防守”(这点很重要,后面要考)。
举例:前面提到的人人网对标的朋友网等,在腾讯内部的定位,其实是市场老二的位置(也就是防守),这个策略看起来是“有些怂”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很有用,因为这个市场并不明朗的时候,从资源分配上来说,做第二需要花的资源以及经历,要远远小于第一。
因为第一要维持自己的地位,需要不断创新,而第二基本上只需要抄就行——而抄,是腾讯早年间的产品法宝(后期不灵了,为什么不灵了后面会说)
但是这个市场一旦有大的被证明的规模,腾讯就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加大投入,把老二扶成老大,这在逻辑上也说得通。
而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每年有大量的老二(老三老四)产品,但是要做老大定位的产品,基本上不是每年,而是数年坚持投入的。
所以据相关资料显示,腾讯在2010年起,腾讯内部其实犹豫过,到底是先拱微信,还是先拱视频(在2010年到2013年,视频也是非常被看好的一个领域),最终,腾讯选择了微信。
这个选择,意味着腾讯在很长一段时间,资源倾斜的方向是微信,至于视频,腾讯视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老二老三的位置(注意,这个时间点是2010-2014年左右)。
大家可能今天想象不到什么叫投入资源,我举个例子吧。
我在2011-2012年在创新工场做产品的时候,我听到腾讯当时为微信每年投入的基础费用是:60亿。(具体数字不好说,但基本上是这个量级的。)
我们要知道,微信给游戏导流,还有接入电商,以及朋友圈广告,公众号都是随后的事情,而在之前都是培育期,每年掏出60亿(实际上随后随着用户增加肯定是更多的),腾讯也不可能每年掏出更多的钱多养几个其他老大级别的项目了。
所以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说 单一主攻+多个防守的策略,是资源合理配置的。
当然,这也客观上影响了腾讯随后对短视频的判断。
因为大家注意,既然早期腾讯腾讯是在微信和腾讯视频之间做选择,当微信养好之后,作为腾讯高层的你,会做什么事?
必然是两件事:巩固微信成果并变现,以及将过去优先级较低的腾讯视频用资源拱起来。
实际上在14年之后的腾讯,也是这么做的。
微信开始变成一个超级APP,既有内部的内容属性和变现方式,又有以微信为基础的支付体系搭建,同时还有对外导流变现的各种尝试——注意,看起来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其实就一点:巩固微信成果。
同时,腾讯视频开始发力,买剧,自制剧,IP收购,自制节目,这方面这些年大家都应该看得到了。
有人可能会说游戏,其实不是的,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游戏往往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本质上来说游戏不能称之为产品,因为游戏没有行业领域属性,更像赌博,所以对于腾讯来说,游戏是必须一致存在的变现手段(实际上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也是这么干的)。
有人会说,腾讯既然做了视频,那么短视频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你还真说错了。
短视频的重点真不在一个“短”字,短视频的重点其实是两个核心:UGC,推荐算法。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肯定还有玩法,道具,滤镜等等,但是上面两个是核心。
为什么说上面两个是核心呢?
因为上面两个(UGC,推荐算法)无形之中挡住了很多人的眼睛,成了跨领域破局的关键。
要知道,腾讯,优酷,爱奇艺这些视频巨头,内部不是没有长度在十几秒到一分钟的视频,但是这些视频更多的是用户剪辑,而很少是用户自我拍摄(对不起这里的UGC有些狭义了,大家理解即可),我之前面试过优酷做这种短时间视频的产品经理,优酷对这些视频的态度是,既然有这些视频,那么久开辟一个单独的TAB,给用户能看到即可。——这个态度,其实是以长视频为主的“边角料”处理态度。
实际上大家今天去看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也会是这样,这样的态度注定了短视频在这类APP内部永远都是属于附属领域,这种态度不仅会在团队内部形成“不断做强长视频”的势能,也会让用户形成“在你这里就是看剧”的行为认知。
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几乎很难改变。
所以,UGC的思路,阻断了腾讯们通过自己视频产品拓展短视频产品的可能。
然后我们说说推荐算法。
在推荐算法之前,我们先说说2011年到2014年的短视频领域。
没错,这个时候是有短视频的。
这段时间我在百度工作,我所在的部门的隔壁就是视频部门,而且我们还认真的研究过(之所以说我们是因为有段时间我也做过视频部门的活儿)短视频。
比如当年有一款APP叫做Vine,这个产品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你拍一个6秒的短视频,只能拍6秒。
我们当时研究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上线。
有很多原因,比如摄像头像素不佳,比如网络太慢(但是是3G),比如用户不知道拍什么等等。
有钱难买早知道,做产品这么多年,觉得最搞笑的事情就是看一些人站在上帝视角对着很多互联网大公司指指点点:如果你们当时这么做了就如何如何。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实际上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可以总结的是过去,难以预见的是未来。
不发感慨了,我们继续说。
抛除硬件问题不谈,(今天抖音这种)短视频要火,必须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1、用户为什么要拍。
2、用户为什么要看。
这两个为什么,阻碍着几乎所有UGC产品。
而这两个理由,都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人文层面的问题。(所以我比较喜欢张小龙所谓的站在人文的角度思考产品的高度)
快手找到了这两个为什么的理由:猎奇。用户因为猎奇而看,用户因为有人猎奇而拍——所以早期你上快手,看到的并不是正常的世界,至少和你的世界并不一一样。猎奇,反映的本质是对自己现有生活的期望不同。
而抖音也找到了这两个为什么的理由:相似。人是群体性动物,你喜欢什么,必然有一部分心思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要拍什么东西不用你总苦心孤诣的创造,“拍同款”就好。同样,你喜欢什么,只要有算法能够给你推荐,你就会一直看这样的同款。
当然,快手等产品也用了抖音这样的推荐机制,但我们讨论的是产品早期到成熟过程中的标杆性特性,而不是排他性特性。
有意思的是,实际上抖音的这套推荐机制,其实是从头条来的,而头条的这套推荐算法机制,其实是从百度来的。
我在百度的时候,另一个隔壁部门是百度新闻部门,2012年的时候做百度新闻APP,我就看着他们用过这套机制,但是据我听到的版本是,做这套推荐算法机制的研发小哥哥们,也不知道这套东西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在新闻上也是正常使用。而且,新闻和feed流本质上来说虽然都是文字,但是其实还是两个东西。
后来这群做推荐算法的人据说被大规模挖到了头条去,经历了荒蛮时期之后,成就了随后的头条。
结果是,百度新闻不了了之,头条成了另外一个百度。
说到这里,我想插一句话,我一直不太感冒业内强行扩大“产品经理和研发同学矛盾”的行为,不论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从百度新闻和头条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产品思路和技术实力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紧密结合的关系。分,则两害,合,则共赢。
好了,上面从腾讯的自身策略,解读完了腾讯为什么重心没有放到短视频领域,以及抖音类产品的崛起独特性。
下面再说说下个原因:
原因二,腾讯自身的转型结果。
腾讯是经历过三个大时期的:生死期;抄袭期;布局期。
生死期是从诞生之日到定鼎社交第一的时期,这段时期腾讯经历了差点卖掉,和国内各种社交产品打架,MSN大战,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成功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的核心是:博采众长,快速迭代——学名叫做“抄”。
抄袭期:这段时期是腾讯坐上社交第一到引发行业众怒直至3Q大战,《狗日的腾讯》发文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本质是,腾讯用着上个时期(生死期)学到的产品方法论,在市场上社交第一的地位上大杀四方而不知收手,最终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需要匹配,而这时候腾讯等于用上个阶段的生产力和这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做匹配,必然会出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今天看起来也没法避免,人总是在痴迷于自己成功的经验而不自拔,比如百度今天也还没有走出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局限(但是我知道李彦宏一直在努力的往出走)。
布局期:这个时期是由于腾讯以一己之力抄袭整个世界互联网而引发众怒之后的痛定思痛,腾讯决定不自己抄产品了,而是实行投资别人,也就是“买买买”战略。
这个战略的逻辑其实是腾讯版图的一次进化,从效率上来说,抄一个产品不管怎么说都是滞后行为,而且腾讯还需要研究,讨论,立项,上线,而直接投资创业者,虽然也有可能赔,但是只要控制得好,这个和内部抄别人的成本相比,或许还是低的。
而且考虑到这段时期腾讯的重点是微信,随后是视频,在这段时间里,腾讯也没有大的精力以一己之力抄整个移动互联网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相比多了很多)。
这里有一个人大家要记住:刘炽平。此人是买买买战略的操刀者,而此人在来腾讯之前,就是在高盛工作的。

高盛有产品么?没有的。
我们前面说过,一个人的会更容易沉迷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所以腾讯2012之后,很多策略其实都是投资联盟策略。
资源的倾斜,必然会导致产品敏感度的降低。
我在很多地方说过,这个战略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移动互联网出现的新生事物,要么被腾讯抄了,通过腾讯的流量拱大,要么在早期被腾讯买了,成为腾讯护城河一环,这个逻辑是完美的。
所以在2012年之前,投资人问创业者最多的问题是:如果你这个项目被腾讯抄了你怎么办。但是在2012年之后,投资人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如果你这个项目腾讯不买你,你怎么办?
有一个段子,创业公司之前的商业模式是ToB,ToC,之后又有了个创业模式:To BAT。
但是这个逻辑有一个漏洞,如果有那么一个公司,不愿意让你腾讯投,怎么办。
这个概率太低了,谁会放着钱不要呢?
不幸的是,头条就是这么一个。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音的崛起,其实是在腾讯的买买买策略时间段内,腾讯自身产品能力“空心化”和投资逻辑失灵的双重作用下的幸存者偏差。
必须承认,互联网的高工资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平均智商都不低,所以几乎不是脑子问题,而是战略和资源配置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腾讯没做出来抖音就认为腾讯内部不行,这和行不行真的无关,这只是选择之后的后果。
然后我们再说下面这个原因,这个原因是我的一个研发朋友提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把他总结为:
原因三:近亲衰退与杂交优势。
我的朋友的原本的解释是这样的:在早期的互联网公司,百度代表技术,腾讯代表产品,阿里代表运营,但是这是早期草莽时期,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特色能够打出一片天下,但是人是会流动的,一些新公司更容易吸收各方人才,并且没有历史包袱,我想做好技术,我就找百度的技术人才,我需要好产品,我就找腾讯的产品人才,我想做好运营,我就找阿里的人。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个有个前提,这些BAT们能够培养出成型的自己优势的人才——这意味着,这是需要移动互联网成熟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的(否则前期这些公司出来的人才也不见得有积淀)。
比如滴滴,滴滴的路线算法规划能力,是百度地图的(哎,又是老东家,百度地图内部的恩恩怨怨八卦回头再聊)技术人才,而滴滴最重要的城市地推能力,是从阿里的中供铁军来的,同时滴滴与快的早年间打的时候,快速抓住了打车业务的产品核心:车辆供给,也就是保证司机数量。
头条也是一样。张一鸣一个人,是无法写出一个今日头条的,但是张一鸣可以用高价把BAT等一系列人才聚在字节跳动,并且由于没有历史包袱,各方能更好的协作——而这,就是杂交优势。
说到这里觉得很可惜,公司内耗其实是个大问题,比如我当年听到的故事,由于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可以解密了:百度地图部门,产品和研发打架(很常见是不是?),产品输了,结果导致产品部门大量人员集体出走。谁赢了?谁也没赢,公司没赢,产品没赢,研发没赢——合则两利的道理谁都懂,问题是能做好的人不多。
以上也不是为了揭老东家短,毕竟这样的案例整个互联网也不少见,我想表达的是,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公司某个方面厉害就能突出重围的时代了,20年的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多少人才,到了今天,实在不应该再用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局限自己,也不应该再给自己贴上某个专有标签,海纳百川,自我进化才是更好的方向。
抖音,其实有点儿优势杂交,自我进化的意思。
当然,抖音是不是没有风险也不是,我在小米的朋友和我说,他们和抖音的内部人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也很焦虑,也在探寻未来。
这个也很好理解,第一的路,其实是最迷茫的,下面有一堆人等着抄你(当然抄了也不一定能成为你),但是作为第一的你,抄谁呢?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沉重,总结一下这段历史和故事吧:
1、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过去成功的法宝,而这些法宝,往往是成为自己随后难以继续成功的桎梏。
2、每个公司在每个时代的决策,永远没有完美的策略,一定会付出对应的成本。抖音,就是腾讯这些年的成本。
3、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血脉纯正并不推崇,重点是谁能优势杂交的更好。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币赢app下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4-12-1 08:04 , Processed in 0.0706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