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0

洋乳企连遭反垄断 蒙牛伊利接连涨5%-17%-趋势飞扬-金融界股票论坛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5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jrjhudong@jrj.com.cn
论坛客服电话010-58325388-153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2632547546
生鲜乳供应紧张是大背景,但原料涨幅远未及产品涨幅
洋乳企最近连连踩入 垄断 雷区,以降价求轻判。然而国内乳企却迎来一波 涨价潮 。销售终端反馈的信息是: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不约而同提价,涨幅在5%至17%之间。此外,也有消息称, 旺旺 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上涨,涨幅约10%。有分析人士指出,成本上涨以及我国某些地区生鲜乳供应偏紧这一两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缓解,推动液态奶价格的上涨,而且在未来,生鲜乳涨价依旧是一种常态。
南方极端天气影响生鲜乳供给
广州一家超市的负责人表示,蒙牛旗下 特仑苏 和伊利 金典 在这个月会提价,其中 特仑苏 的单价从59元涨到62元,而 金典 上涨的幅度约为5%,此外,蒙牛 真果粒 的单价由3元涨到3 .5元,幅度为17%,是这次涨价潮中涨幅最大的产品。另有消息称,伊利在约1个月前已在广东省内部分地区上调了高端液态奶的出货价,上调幅度为3%。
此外,华北与华东地区有经销商对南都记者透露,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液态奶的很多品类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一位上海地区的经销商告诉南都记者,高端液态奶的涨幅比较明显,而有些中低端的液态奶则在促销中,实际上是略有降价。
目前没有大范围价格调整的计划, 蒙牛公关事务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 只是个别产品的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伊利方面则表示,近期没有什么变动。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生鲜乳供应紧张是此轮降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最近南方等地出现酷暑和干旱的极端天气,使得牛的单产量大大减少。
业内人士介绍,每年夏季高温,牛奶产量本身就比较低,以生鲜奶为主要原料的液态奶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华东地区有农户对南都记者表示, 今年夏天气温出其地高,而奶牛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酷热对奶牛生产和牛场管理就是一大挑战。持续的高温,导致死牛、发病、流产等情况,健康的牛产奶量也会有下降,从而使整体奶产量减少。
据了解,持续的干旱,使得牧场已有的水源供应减少,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营,各个牧场必须到外面去找水。降温设备的增加,以及突如其来的出外找水的措施,使得运营成本陡然增加。 如果按照5、6月份的收购价,根本就做不下去了。 该农户告诉南都记者。
奶牛养殖不挣钱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今年7月,原奶价格已从年初的3.4元/公斤,涨至3.55元/公斤。另外据农业部定点监测的数据显示,8月第1周(采集日为8月7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的生鲜乳平均价格3 .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 .3%,比去年同期则上涨9.8%。
农业部的调研显示, 由于奶牛养殖比较效益偏低,加之近期牛肉价格高涨,一些小规模养殖户,特别是家庭散养户加快退出,部分养殖者增加淘汰率,奶源供给同比有所下降。受奶源供给趋紧影响,预计国内生鲜乳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且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虽生鲜乳价格较高,但受养殖成本的持续上涨,奶牛养殖效益普遍偏低。
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年产5吨的奶牛利润平均仅有1600元,以家庭劳动力每人饲养5头产奶牛计,年收入仅8000元,约是外出打工收入的四分之一。有农业专家认为, 应加强奶牛养殖扶持,增强科技应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最终通过补贴,和节本、提质、增产来实现高效,以缓解养殖效益偏低导致奶牛养殖积极性受挫的不利局面。
[快消圆桌]
Q南都记者:
这波终端涨价,原料价格调整情况如何?
A中商生产力流通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
液态奶涨价是没有办法,今年尤其是南方地区,天气特别炎热,奶牛的单产下降得比较厉害,严重的单产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需求又比较大的季节,出现奶荒;蒙牛伊利的养殖成本较高。此外,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压力很大,对企业工艺要求更加严格,整个生产成本都在上涨,终端产品需要进一步调价。
乳业专家王丁棉:
7、8月的国内奶源价格确实比6月有所上升,但最好的原料奶的价格升幅也不过7%,如果平均一下整体原料奶的升幅,肯定低于5%左右。国内奶源确实短缺,现在的奶价比之前两个月平均提高7%左右,6月3 .98每公斤,8月4.22每公斤,小规模农场3.5每公斤,一盒增加4分半左右的成本,现在有些产品整体提价5%-8%,大概三毛钱,很明显是趁火打劫。
此外,包材是生产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材根本没提价,利乐公司现在正受到反垄断调查,不敢顶风提价,成本上涨只是托词。
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
每年这个时候,广东规模化牧场应对高温,成本上涨得不会太厉害;然而,农业部江浙地区的生鲜乳价格,每一周都有变化,整体来看,5、6、7这三月都在涨价。
Q南都记者:这次涨价,主导原因是什么?
A乳业专家王丁棉:
对于此次液态奶,有媒体提出两个原因,新西兰停止进口奶粉,国内奶源紧缺,造成生产成本高。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一次伊利蒙牛连高端液态奶都涨价,使用生鲜奶,奶粉停止进口与它无关。
我觉得,几大巨头的高端奶的销售可能有问题,所以必须通过提价来增加收入,金典和特仑苏本来就是暴利产品,如果不是销售降得厉害,根本不必用提价的方式来增加利润。
Q南都记者:最近我们一直强调自建奶源,如何评价目前的成果?
A中商生产力流通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
牧场建设方面,表面上看规模化速度快,结构上不是很乐观,目前的数据失真,奶农退出的速度加快。规模化牧场很多处在在建状态,只有等到2015年奶荒才能够有一定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牧场热开始降温,不经济性以及不可持续性开始体现出来,国际奶牛价格涨得厉害,国内的投资热度下降,进口奶牛数量也下降,很多大牧场处于亏损阶段,回收周期是10年,但目前的这种可持续性存疑;中国应该搞适度规模化养殖;奶牛养殖人才奇缺。
乳业专家王丁棉:伊利蒙牛等企业大型牧场搞了这么多年,花了几十个亿,依旧缺奶源,这证明这些大牧场的实际供应有限,可能20%还不到,其他都是由外面收购,外面一紧张它就紧张。(来源:南方都市报)
已经成功收藏本帖!请到我的收藏中查看所有收藏贴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复制链接给好友
本帖连接:

分享到:我的金融界

复制链接给好友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您可以粘贴到QQ,MSN或者邮件发给好友了!每次点击你将获得一个威望。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小心买坚决卖
荐股大赛排名:1
总收益率:14160.32%
平均收益率:30.00%
推荐次数:472
成功次数:456
今日访问量:198

牛股王子
荐股大赛排名:5
总收益率:14128.26%
平均收益率:27.28%
推荐次数:518
成功次数:481
今日访问量:120

年前的今天
荐股大赛排名:2
总收益率:21800.65%
平均收益率:29.95%
推荐次数:728
成功次数:701
今日访问量:10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5-22 04:02 , Processed in 0.0772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