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复: 0

民族证券:集中交易难言轻松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8
发表于 2022-9-11 1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我国证券业内的潮流是集中交易,集中交易的困难已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却又围绕着技术展开,各方面的困难显得并不轻松。
管理架构的改变带来阻力
大集中的真正需求原本不是来自技术层的意愿,它的深层驱动力是市场需求刺激下管理体制的变革。集中交易对于证券公司来讲,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创新,从本质上讲,更应该是对公司经营与管理模式上的革新。集中交易系统的实施将改变证券公司原有的以营业部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分散交易下的营业部具有从客户开发、接受客户委托、报盘到清算等全套系统,营业部不仅是营销单位,还是客户管理、技术管理和客户服务中心。在实施了集中交易系统之后,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证券公司总部为主体的集中经营模式,营业部的主要功能转向客户开发和专业化服务,技术平台、技术管理、客户资产管理等都转向了总公司交易中心。功能、角色的转换将影响到营业部业务、人员等核心内容的重新定位和职能转变。表面上集中是数据的集中,但本质上数据的集中将导致管理的集中和职能的集中。由于涉及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变更和利益的再分配,集中交易系统来自营业部的阻力显而易见,这将影响到公司决策层的决心。而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集中交易如果不是在公司的决策层强有力支持和保障下,由经纪业务部门为主导进行系统建设,继而推动整个公司的管理架构、人事搭配、清算方式和经营模式进行变革,而是将集中交易看作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势必将寸步难行。
技术难点有待突破
集中交易的种种技术难点,首推处理业务指令的交易软件。如果说以营业部为基本单元的经营模式运行了十年,那么我们的注意力就在这种小规模的柜台交易系统上聚焦了十年。尽管十年中其操作系统从Foxbase/Foxpro发展到SQL server,但它毕竟是一套处理量不大(一般在20万客户以下)、处理速度不高(各营业部都有自己独立席位通道)的旧式生产系统。而集中于总部后的交易软件,客户处理能力需达百万乃至数百万,处理速度要求达到1500~2000笔/秒以上,还需具强大的回报输送、历史查询功能。
除核心业务外,一系列诸如银证、开放式基金代销、代办股份转让、商品期货交易以及今后有望推出的指数期货等周边业务将直接接入总部,其接口对现行业务的实现和新开业务的预留,都是重要的问题。
现有系统都是以自己为深、沪两所的会员来设计的,一旦会员身份增加(如今后发展成为HK,Nasdaq, NewYork Exchange的会员),执行系统的设计从现在就要考虑。这对系统设计、系统功能测试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另一技术难点是证券公司赖以保证交易的广域网面临的带宽、安全、网管等问题,虽然困难却相对单纯。
交易所与券商接口不一致
由于中国独特的证券发展史的原因,交易所端也给集中交易的实现留下了困难。从证券公司集中交易的陆续实现与交易所席位和通信费用问题来看,如果实现集中交易,考虑备份和业务预留,理论上仅需留下2~3个。果真如此的话,就难免遇到这样的问题:停用的几十乃至上百的席位如何解决、闲置的双向卫星小站能否不再收费、今后的通道费用是否按量计算、证券公司与交易所实现集中交易和法人报盘的接口如何有效解决和管理。对此,虽主管部门专门召集有关方面开会论证,但尚未见有效措施出台。这无疑是集中交易先驱者的又一困难。
从券商面对两个交易通道并存的无奈来看,证券公司目前都是在国内两个交易所进行交易,面临两个各自独立的交易通道,除席位费外,它们必须为连通其席位进行交易而向电信和证券通信公司付出高额的通信费用,占成本的比重很大,使券商难下投入集中交易的决心。如果两个交易所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建立一个统一的通信平台,或者将其一个作为主干,另一个作为备份,这样,券商们在通信上的投入将降至现在的一半,这将会增强券商的信心,有助于业内集中交易的推进。
外部数据交换标准和政策缺乏
证券公司集中交易系统缺乏证券交易所数据交换协议、证券登记结算业务数据交换协议、银证数据交换协议以及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系统安全与技术规范,集中后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将会有更高的要求。政策的不确定性、业务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不确定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行业集中交易系统的实施。
我国现阶段交易所停市的一个标准是10%的营业部无法交易,而目前我国任何一家券商所拥有的营业部都不到这样一个规模,那么,可能出现一家券商整体无法交易的情况,这对集中交易的券商形成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
除此之外,实施集中交易还需考虑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还是区域集中的方式、如何进行备份系统与灾难恢复系统的建设等问题。同时还应看到,在集中交易的模式下,技术革新化解了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化作了技术风险,结果是,巨大的风险和更高的要求加载给了技术。
当我离开证券行业,恰好也是很多券商已经开始意识或少数已经开始实施大集中交易的阶段。确实j集中交易的到实现,不仅是降低成本、扩展灵活,更主要的是管理的变革、服务更加专业化。实施难度并不是技术方面,主要是外部客户环境支持力度如何,中国的证券公司信息化这么多年从无到有,不断演化规范。但是中国的高管,确往往雷声大,雨不稠,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浪费了很多时机。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一些好的管理理念和思想成果的平台。
===================================================
居安思危    wangjbhll@hotmail.com
集中交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了。银行,保险等行业也在做大集中。
集中交易也就意味着下属分支机构权力的大幅度缩水,分支机构不支持也是在所难免。
对于软件提供商来说,则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10-30 03:20 , Processed in 0.0866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