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为后辈积德的列祖列宗-同舟共济-金融界股票论坛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5 12: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jrjhudong@jrj.com.cn
论坛客服电话010-58325388-153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2632547546

  中国古人和民间几千年都认为,子女有出息,都与祖上积德有关。而且人积德也并不全为后代,自己得的福气更多。
  
  因果相循 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正理。但是由于世人不善于观察。极易被假相所迷惑,便说 做善未必得福,做恶未必得祸 。或者说 为何行善却短命贫贱?做恶却富贵长寿?
  
  由于此种认识之普遍。故民国时期的高僧印光法师在给杨宗慎居士的书信中说: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
  
  如人去年未种谷,今年虽勤劳耕种于未收获之前,亦不免于无粮。此无粮,非因今年之勤劳而无也。今年之无粮,乃去年不下种所致。今年既勤耕种,则收获后及明年则有粮矣。
  
  为恶之人,尚未受祸,以有余福未尽。如人去年勤耕种,今年不耕种,而仍不至饥饿,乃去年之所余。吃完,则今年未种,将无所食矣。须知善人得恶报,使不为善,其恶报当更甚。由作善,而恶报随之减轻。恶人得善报,使不为恶,其善果当更大。由作恶,善报亦随之减轻。
  
  印光法师的这段语录,详尽的揭示了事实真相。以下我亦选取近现代四位名士,以记录他们各自祖辈积善的事迹,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的角度。来佐证因果报应的真实存在。
  
  章太炎(1869-1936年),字枚叔,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曾担任光复会会长。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华国月刊》社长。修订礼制会会长。是近代杰出的革命家,著名的学者。关于章太炎的祖德。则必要提及他的曾祖父章均的事迹。章均,字安圃,号治斋,杭州余杭仓前镇人,以廪贡生任海盐训导。善于理财经营,清道光七年,章均与侄儿章锦合力,捐钱三万贯,在余杭的东门创建了苕南书院,剩下的钱存典生息,作为补助学生的经费。县里将他的事迹上报朝廷,命建 乐善好施 坊于书院前。他又捐田千亩,及捐钱财,建立义庄(慈善机构),凡是族中的孤寡残疾老弱之人,每月都赠给粮食;贫寒者的婚事或者丧事,则给予资助。又开办义塾,捐钱助学。以帮助族中贫寒子弟入学读书。培昌南货店就是章太炎的祖辈为赈济族人、乡里而开设的。先祖捐资助学的义举。积德所感。曾孙章太炎成为 国学泰斗 。在学术上,章太炎的研究广泛,在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建树。他的一生,不但参予政治,也常常讲学。著述颇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太炎全集》,有 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之美誉。
  
  李叔同(1880-1942年),名息,学名文涛,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生于天津。13岁知篆书,15岁能诗,17岁善治印,22岁入南洋公学,光绪三十二年,他为求救国之道,东渡日本留学。肄业于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主修油画,兼攻钢琴。课余热心于话剧艺术活动
  
  李叔同是大艺术家、大学问家,名满华夏。后来又于佛法处多受启发,遂于民国7年(即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从此遁入空门。这种对社会的影响就更大了,福气无边。
  
  关于李叔同的身世。可以说他是生在一个 积善之家 。叔同降生之时。其父已至人生的晚年。说起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他是一位曾经弃官的商人,修身严谨。精通儒家,兼修禅宗,饮食起居,皆以《论语》的乡党篇为准则,没有违背之处。李筱楼性格乐善好施,专门帮助贫穷孤寡,施舍衣食棺木。每到秋末冬初,李筱楼会到各乡村,向贫苦之家探访,量情对苦难之人给予帮助。他又开设存育所,每到冬季,收养乞丐,不使挨饿受冻,每年花费千万的钱财,而从不吝惜,他还喜欢放生,所救护的鱼鸟不计其数。天津人都称之为 李善人 。李叔同的小时候,有一天在饭前,饭桌有点歪斜,他的母亲训诫他: 席不正不坐 。这是由于他的父亲平时遵守儒家修身的准则,连他的母亲也被影响了。李叔同出家以后,法名演音,即弘一法师,其建立了自己的修学思想体系。包括 以华严为境 、 借助儒道为辅 、 以四分戒律为行 、 导归净土为果 四个方面。他严持戒律,精研并弘扬南山律宗。弘一法师在佛教界的声名。是与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一起,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高僧。也许有人不知道李叔同或弘一法师。但有一首歌曲。很少有中国人,却不知道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篇歌词,就是李叔同的作品。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稀有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培养出了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艺术大师。在书法上,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 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的水准,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弘一法师的一幅字为荣耀。在超越世俗的修身上,李叔同因为出家修道而位入圣贤。印光大师曾说: 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 因果报应如此。人岂能无所知?
  
  沈钧儒(1875 1963),字秉甫,号衡山。原籍浙江嘉兴,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先后担任浙江省教育司司长、护法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国会参议院秘书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正行女子中学校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著有《制宪必携》、《宪法要览》、《普及政法教育》等。1963年以88岁高龄在北京去世。关于沈钧儒的祖德事迹,必然要说起他的祖母,其祖母是一位竭诚的慈善实践者,沈钧儒在《我的生平》中,对其祖母,有这样的一段回忆: 说到我的祖母,真形容不出她的伟大。在她的理想中,世界上是不应有没有饭吃和没有衣穿的人。当时我们住屋的一个窗口,就对着一个贫民窟,祖母常常喜欢和穷人们谈,有时就在窗口送给他们衣服;穷人们害病了,祖母亲自给他们开药方、买药,有时他们害肿毒,祖母还给他们挤脓、贴膏药。后来,找她的人渐多了,那时我们家很穷,祖母卖了皮袍来进行这些善事,甚至,在帮助人之后,还觉是帮助得不够,因为她是没有限制的帮助人的。 从沈钧儒的成就,不难联想到其祖母的积德,读完这则,足以令怀疑 因果 之人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减轻以 因果 为迷信的误识。
  
  
  或者有人说: 若是行善,尽是报在子孙。与自己毫不相干。又何必受此累。 此是不明白因果之原理所致。行善之人。于来生来世所获之善果。分分皆是自得。其子孙之发达,乃前生修福之人转生做其子孙。光大其家门。如天上之月与水中之月影。月是月,影是影。虽不相连,却又相干。以月影由月所感而来。这是我自己肤浅的认识。对此,印光法师有这样一段阐明: 易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谓余庆余殃,乃报在子孙者,本庆本殃,则报在本身者,余庆余殃,人可见之,本庆本殃,乃己于现生,及来生后世所享受者,世人不能尽见,天地鬼神佛菩萨,固一一洞知洞见。须知本庆本殃,较之余庆余殃,更大十百千万倍。故望世人,努力修持,以期获庆而除殃也。 这篇文章,以四位近现代的名士的成就,来显出他们各自祖辈 积善 的 余庆 。佛法之巧妙。在于 先以欲勾牵 ,此是方便, 后令入佛智 才是究竟。先使学人知因达果,进而能改恶向善。如此,则下根可为善人。上根则可直趋成佛。愿以此文奉献有缘者。祈国家统一,长治久安,众生安乐,皆成佛道。
已经成功收藏本帖!请到我的收藏中查看所有收藏贴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复制链接给好友
本帖连接:

分享到:我的金融界

复制链接给好友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您可以粘贴到QQ,MSN或者邮件发给好友了!每次点击你将获得一个威望。
窗口5秒自动关闭


小心买坚决卖
荐股大赛排名:1
总收益率:14160.32%
平均收益率:30.00%
推荐次数:472
成功次数:456
今日访问量:125

股农168
荐股大赛排名:9
总收益率:6173.18%
平均收益率:21.29%
推荐次数:290
成功次数:239
今日访问量:67

红旗插上三千点
荐股大赛排名:10
总收益率:73466.47%
平均收益率:20.54%
推荐次数:3576
成功次数:2869
今日访问量:6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5-2 04:26 , Processed in 0.0858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